1. 四个统一。梳理疫情防控人、车等相关各项数据,实现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接入,统一管理。
2. 精准防控。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疫情防控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增加疫情防控的时间与范围,减少警务人员、医务工作人员等疫情防控压力,节约人力。
3. 精准、及时性。解决对疫情数据不清、情况不明、决策不精确问题,利用可视化技术,整合辖区人员、车辆、疫情采集等数据,采用场景化方式将疫情防控工作快速、准确呈现。
4. 快速核查。以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地区内人员、车辆流入流出的动态管理,收集生成核查信息、轨迹信息、标签信息及告警信息,形成数据分析结果并做及时准确的信息推送。
自2020年年初全球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面对前所未知、突如其来、来势汹汹的疫情天灾,中国果断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居民小区都强化了人员进出排查力度但清一色的“口罩脸”既降低了排查工作的效率,也增加了人与人近距离接触交叉感染的风险。以创新防控手段,增加“技防”力量,推动防控工作更精确、高效、便捷为目标,为疫情防控提供必要技术手段。
1. 疫情的爆发是具有随机性,随时性,在目前没有针对疫情的特效药,百分百的防疫针情况下,全国各地的疫情工作都是以防控为主。
2. 人员流动性大:中国作为14亿人口的人口大国,全国各地每天每时每分都有人员因为各种原因在全国各地活动,人员的流动性很大,很难做到对于人员活动轨迹的清晰明了的管控。
3. 数据不统一性:各地针对疫情防控核查的工作往往是这个部门或者这个单位核查完毕以后,根据结果发现可能和实际的结果不符,在结合其它部门或者单位的数据进行核查,这样很容易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和出错率,同时针对疫情爆发的随机性和随时性,往往核查完毕的数据需要进行二次或者三次核查的工作,造成工作的重复性。
4. 缺乏快速核查统计的科技信息化手段:每个地区对于疫情防控的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疫情防控的管理工作,但是也会遇到许多的问题,对于进出的人员和车辆如果详细核查登记,必然会造成人员和车辆的拥堵,不利于开展其它核查比对工作。
围绕疫情防控实战,需大力推进科技信息化战略,充分利用和融合本地数据,实现进出车辆、进出人员、高危地区车辆与人员、关注乡镇车辆与人员、本地关注车辆与人员、辖区关注车辆与人员、去向不明车辆与人员、返乡回流车辆与人员、长期滞留车辆与人员比对结果及预警信息的精准推送,为本区域管理人员提供智能化的工作预警平台,建设一套统一的疫情防控平台,与本地的疫情防控管理制度相结合,形成疫情防控专题库,主要功能应该包括:
1. 建设中高危地区库:结合全国各省市地区行政区划,建设中高危地区库,根据疫情爆发的随机性和随时性进行实时管理,以便对人员、车辆数据进行实时比对,核查。
2. 建设人员信息库:对于进入本区域的人员进行人员信息汇聚,建立人员信息库,主要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来源地等信息。
3. 核酸比对结果库:建立人员核酸采集结果比对库,按照3、7、14的规则进行人员核酸采集比对库,本地人员14天进行一轮核酸采集,外来人员7天一轮进行核酸采集、重点区域人员3天一轮核酸采集的规则进行核酸结果比对预警。
疑似密接人员、车辆预警:对于突然爆发的地区人员、车辆进入本区域进行预警核查功能,通过高危地区将疫情爆发区域设定为中高危地区,结合地感数据分析中高危地区。
Copyright © 2000 - 2017 Sailing. All Rights Reserved. 熙菱信息 版权所有